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保山-人物】王祖芳:让佤族清戏活起来传下去

蔡文雯 李绍伟 保山日报 2022-07-24

建功新时代 保山劳动者风采


  文化和旅游部5月16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,共1082人入选。来自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的王祖芳,作为佤族清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功入选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佤族清戏起源于哪?有哪些唱腔?王祖芳又是怎样对其进行传承的?带着一连串的疑问,记者前往荷花镇甘蔗寨,去探寻王祖芳与佤族清戏的故事。

诞生:湖北高腔落地边陲

  “小小鱼儿喂成龙,混在沙滩浅水中。日每盼望风雷动,怎奈时衰忆不同……”几句诗念罢,台下小勾锣、小钗伴奏“锵齐锵齐锵锵齐”响起,舞台上的王祖芳长袖一舞,小走几步,与廖美玲献上了一折感人的《安安送米》。

《安安送米》彩排剧照

  见到王祖芳的时候,她和同寨的廖美玲正在细致地打整着装,准备上台彩排。第二天她们即将赶赴昆明,参加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,二人将出演佤族清戏经典剧目《安安送米》。

  “说起我们甘蔗寨的清戏,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。”王祖芳介绍,远在明末清初,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,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曲,被称为清戏,又叫做湖北高腔,曾流传在襄阳、荆州、黄冈、孝感一带,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。清雍正以后,腾冲进入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,地处古丝路要冲的荷花镇甘蔗寨,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,成为了腾越至缅甸南线古道上商旅、马帮、军队必宿的驿站。

  “你想啊,当时又没有电视,过往的商贾军民为了解乏,休息时常常互唱几句家乡戏来找找乐子。久而久之,清戏就在甘蔗寨传播开来。”王祖芳说,曾有专家到湖北调研,发现当地早就没有了整场演出的清戏,原本属于汉族剧种的清戏,因为被甘蔗寨的佤族完整保留了下来,故而异化为佤族清戏。

  19世纪50至70年代,清戏演出因战乱被迫停止。而后,甘蔗寨佤族头人李如楷力倡恢复。他不但组织清戏演出,还在剧中扮演角色,使清戏在村中常演不衰。那时,周边的汪家寨、芒垒等几个村寨受甘蔗寨影响,纷纷派人来借抄剧本学唱清戏,培养出了一批骨干艺人。

着佤族服饰的王祖芳

  由此使得这种内地已经失传的古老戏曲艺术,在边陲腾冲得以保留,并成为腾冲市唯一被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,于2008年6月,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传承:年少承袭苦练清戏

  从李如楷倡导恢复清戏表演开始,至今佤族清戏在甘蔗寨不间断传承已整整六代。现年48岁的王祖芳是佤族清戏的第五代传承人,

  王祖芳的妈妈是个文艺爱好者,受其影响,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。甘蔗寨是佤族清戏的唯一传承地,耳濡目染,使她对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1984年,县里文化部门对清戏加以发掘整理,培训演员。14岁的王祖芳恰好跟着清戏老艺人李家显到县城演出,于是就在文化馆参加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,还参加了当年腾冲农民文艺汇演及保山地区文艺调演。“我记得当时我们去永昌电影院表演《安安送米》,看戏的人可多了,不少官兵看完后都落泪了。”

王祖芳(左)廖美玲(右)

  王祖芳说,清戏最开始是无伴奏的清唱,两个人坐在板凳上就能对着唱,所以老话也叫“板凳戏”。到了第四代传承人李家显那里,他在板凳戏中加入了一些戏剧表演动作,丰富了音乐伴奏,使得清戏更具观赏性。

  也许是命运使然,因为佤族清戏的缘分,王祖芳后来嫁给了李家显的儿子,成为了这个清戏世家的一员。在公公李家显和老艺人沈家兴、杨茂发等人的悉心传授下,不几年便成了佤族清戏表演队的台柱子,成了第五代清戏艺人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。

  王祖芳经常带领佤族清戏表演队参加各级文艺汇演、妇女维权活动及禁毒防艾等宣传活动,去年,她还应邀参加了腾冲市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,走进校园表演、教授佤族清戏,扩大佤族清戏的社会影响。

  如今,佤族清戏流传下来的常演剧目有《姜姑刁嫂》《逐赶庞氏》《芦林相会》《安安送米》《回朝缴旨》等17折,这些剧目均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《三孝记》和《白鹤传》。声腔有“九腔十三板”,九腔为大汉腔、四平腔、高腔、放腔、哭腔、花音腔、百珍腔、苍胡腔、土子腔;十三板为清江引、浪淘沙、山坡羊、下山虎、一枝花、滴滴金、步步娇、驻云飞、小桃红、倒垂帘、菜花黄、柳叶青、哭想思。这些曲调演唱时腔板穿插变换,一唱众帮,抑扬顿挫,悦耳动听。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,王祖芳的清戏表演技艺日渐娴熟,对这些传统剧目和唱腔早已驾轻就熟。

清戏《安安送米》进校园

忧虑:传统戏剧后继无人

  和王祖芳搭档演出的廖美玲是佤族清戏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,当年她和王祖芳是一起去学清戏的,同期学习的还有一人因嫁去外寨,慢慢地也就荒废了这门技艺。2013年10月,老艺人李家显过世后,佤族清戏的组织和传承重任全部落到了王祖芳和廖美玲等人的肩上。

  “既然老祖宗把它流传下来,国家又那么重视,我们必须要让这个剧种活起来、传下去,发扬光大!”王祖芳坚定地认为。

  三十几年来,王祖芳从未懈怠每次演出。有几次因为演出耽误了家里事,遭到丈夫的埋怨,邻里也不免说闲话,但是,凭借着对清戏的热爱,她一直坚持了下来。“吵也好闹也罢,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要去做,我对清戏是‘无条件的爱’!”

  然而,像王祖芳这样一心愿意传承佤族清戏的人却越来越少。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,由于土地承包到户,家家户户各忙各的,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,清戏的排练和演出变得极为困难。特别是近年来,受到日渐普及的电视、手机、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冲击,春节闹灯的村寨越来越少,佤族清戏已不能坚持正常演出活动。只有上级文化部门、部分专家学者、新闻媒体来调查了解时才组织一些片段性演出,且演出剧目非常有限。“过去逢年过节、赶庙会的时候常常表演,现在,有时候一两个月都没有演出。”

王祖芳与同学们在一起

  传承人年龄偏高,后继乏人,佤族清戏面临凋敝,这让王祖芳非常忧虑。她考虑过招收一批年轻学徒,但是非常不现实。“以前教过几个三、四年级的小学生,好不容易断断续续学会了一两个剧目,还不能做到完整演出,他们就升初中了,课程越来越紧,也就没时间学了。”

希冀:佤族清戏焕发生机

  近年来,腾冲市文化馆为保护佤族清戏这一非遗项目做出了不少努力。

  王祖芳告诉记者,2016年,腾冲市里给甘蔗寨拨专款修建了佤族清戏传习所,里面不光有排练厅,还有清戏历史文化展示厅、音像厅。“文化馆扶持我们甘蔗寨佤族清戏表演队,给我们添置了很多必要的设施设备、服装道具。”

清戏《天上有星星》剧照

  为了给清戏注入新的活力,在做好传统剧目传承的基础上,腾冲市文化馆组织部分作家、艺术家新创了一批以农村题材为主的戏剧作品,用佤族清戏曲调谱曲,搬上舞台,为市内外群众演出。2016年,新编了剧目《天上有星星》,讲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故事,该剧先由腾冲市花灯剧团的专业演员排练后,又教授给佤族清戏表演队来演,此后参加了多个比赛,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  “非遗文化保护的关键其实在于人,对传承人的保护也是对佤族清戏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。”腾冲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陆国民说,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,能像过去一样坚持唱清戏的人已经不多了,所以更要积极创造条件,鼓励健在的艺人传艺授徒,使他们后继有人,从根本上解决佤族清戏的传承问题。


  
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吧

   


编审:李赛航

责任编辑:杨冬燕  刘自明  杨  健

电话:2203983 E-mail:bsrbwx@163.com

联系QQ:183793876、498716656、291789982

微信:15187599992、13887808981、18760952636



更多精彩!

一组唯美照片带你走进龙陵斛农的“花花世界” 

保山交通:从前车马很慢,如今车马很赞施甸葡萄甜到“爆”!绿荫采摘玩到“嗨”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